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河图数理与中医思维<sup>?</sup>(3)

来源:数理化学习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0 18: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 河图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 河图除了对医理方面有了拓展和延伸,在临床实践中,河图中的哲学内涵也提供了很好的治疗思路。徐思思等[11]运用河图左旋

5 河图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

河图除了对医理方面有了拓展和延伸,在临床实践中,河图中的哲学内涵也提供了很好的治疗思路。徐思思等[11]运用河图左旋为五行相生的理论,采用麦粒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以神阙为中心,根据河图五行相生理论以任脉旁开2寸、4寸循经取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曹东义[13]认为,河图以脾为枢纽联系四脏的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相关的整体,以此创建了“内外相关”学说,主要内容为外邪伤内、外病内传,内病外显、内病外诊,内病外治、外治内效等,突出了人是一个内外相关、和谐统一的整体,是整体生成的有机体,与天地、四时阴阳相互感应。蒋莉娅等[14]从人身脏腑经络应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的表里关系,以中医脑病学对应九干督脉的初步研究,九干督脉与一坤任脉表里对应关系,启示新的脑病诊疗思路4个角度出发。

综上所述,河图作为易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中医学的理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河图中的象、数、变化所展现出来的规律成为历代医家认识气候、物候、疾病的哲学指导和重要方法。解析河图的哲学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中医思维,理解中医药理论内核一些难解的问题,指导临床实践。

[1] 王永宽. 论河图洛书的哲学思维[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5):101-107.

[2] 邢玉瑞. 医易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3):1-6.

[3] 朱伯崑. 易学基础教程[M]. 2版.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76-191.

[4] 赖少伟,刘永强. 河图洛书略考[J]. 文史杂志,2017(3):39-43.

[5] 孙广仁,高博. 《内经》的河图五行模式及几个相关问题的解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2259-2261.

[6] 刘瀚阳,孙广仁,扈培增. 河图五行模式及其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2):159-160.

[7] 赵心华,王庆其,李海峰. 河洛理数与《黄帝内经》[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195-197.

[8] 宋张栻. 南轩易说[M].杨世文,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2015:5.

[9] 冯兴志,杨涛,何新慧. 河图洛书重视“中土”思想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1,31(1):3-5.

[10] 刘国华,武青庭,马星雨,等. 浅析古中医学派圆运动思想的沿革[J]. 湖南中医杂志,2018,34(5):149-151.

[11] 刘志梅,肖长国. 《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6):365-366.

[12] 徐思思,朱俐娜,潘文宇. 以河图为原型用麦粒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J]. 中医药导报,2019,25(3):115-117.

[13] 张相鹏,王红霞,武宁,等. 基于河图洛书的中医内外相关学说探讨[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4):10-13.

[14] 蒋莉娅,赵弘卿,龚镭,等. 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完善中医脑病学理论体系初探[J]. 中医杂志,2014,55(2):118-120.

河洛理数与中医学渊源深厚[1],众多学者借用河图中的象数原理及哲学思维方式以丰富、诠释以及应用中医学,一定程度拓展和延伸了中医理论[2]。历代注家对河图的认识广泛,但总体可归纳为“河图之象”“河图之数”“河图之变化”三个方面。因此,本文拟从象、数、变化三个方面对河图在中医学的理论和应用加以探析,以期为中医理论发展和临床诊疗应用提供新的思路。1 河图的概述河图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一个的传说,相传伏羲得河图而画卦,被认为是先天八卦的源头[3]。河图名称首次见于《尚书》:“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周易·系辞下》中也有相关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朱熹撰《周易本义》把“河图”“洛书”等共9图列于书中,将河图洛书的图像进一步完善,从此“河图”“洛书”便成为《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4]。历代学者对河图的图样和释义各有不同,但朱熹认为“诸儒所传二图之数,虽有交互,而无乖戾,顺数逆推,纵横曲直皆有明法。”图样虽有不同,但其中所展示的规律和定律是一定的,存在一种自然之序,展示的是天地万物之象。如《朱子语类》中记载:“河图洛书,便是天地画出底”。又言:“天地之间,阴阳之气,虽各有象,然初未尝有数也,至于河图之出,然后五十有五之数,奇偶生成,粲然可见。”朱熹的论述着眼于河图的象数结合,即“欲因象数之位置往来以见天地阴阳之造化”。所以河图本身的象、数在哲学层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由于河图相关的版本和论述众多,本文只针对朱熹所著《周易本义》的河图进行阐述和讨论,对其中所展示的象、数变化等方面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影响进行探讨。图1 河图2 河图之象与中医学2.1 河图的元气之象《周易·系辞》:“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为数之始,水为物之初。“一”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万物来自于“一”。《类经》中对于“一”的解释为:“一之为道大矣,万事万物之原也”。东汉·张仲景引用河图的哲学内涵解释“人始生,先成精”。《金匮玉函经》:“天一生水,刚柔渐形,是以人之始生,先成其精”。《内经知要》:“精者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五行之最初,故万物初生,其来皆水”。五脏六腑由“一”由“精”始生,人禀天地精英之气与天地相参,精先成,五脏六腑在此产生。物之初形皆为水,水为万化之本原,精为元气之根,由精化气化神。这与中医学中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的思想是相连贯的。另外,这种哲学内涵影响着中医命门学说的形成。如《类经》:“精藏于肾,肾通于脑,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诸髓皆属于脑,故精成而后脑髓生”。“一”为肾精,不是偶脏。《难经》中对于命门与肾界定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这为“命门”学说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明·汪宦认为,人的眼睛生发应河图的元气之象,黑睛先成形。《脉理集要》:“人之初生,天一生水,先生黑睛,瞳人属肾,地二生火,两眦属心,天三生木,黑珠属肝,地四生金,白珠属肺,天五生土,眼胞属脾”。由此可见,根据河图的“天一生水”,医者引申出人体五脏六腑始于肾精,并?河图的阴阳之象《宋元学案》:“图书者,天地阴阳之象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其中水、火则分别代表阴和阳。“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张景岳对于河图中阴阳之象的阐述为:“天一生水。阳始交于阴也。地二生火。阴始交于阳也”。得阳而生火,得阴而生水,此阴阳定交之始。水在天,火在地,“故天一生水而成于地之六,地二生火而成于天之七,所以万物之生,未有不阴阳相感而能成其形者,此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故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以水火所代表的心肾两脏为例,肾水在地润下,需心火温煦以化生;心火在天炎上,赖肾水滋润而不亢。是以阴阳虽处于对立的位置,具有对立的属性,但始终在对立制约中互根互用。其次,以河图中的水火木金土的生成数对应阴阳之象,则可见阴阳交感之变化。如《类经图翼》:“若以数言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如天一生水为阳稚,天三生木为阳盛,地二生火为阴稚,地四生金为阴盛,是水木为阳,而火金为阴也”。在五行中进一步区分阴阳,使象的内涵具体化。另外,河图概括地象曰:“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阳降于下,则阳盛阴微而东南之方常多热;阴奉于上,则阴盛阳微而西北之地常多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对此拓展道:“天不足西北……而人右耳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唐宗海用河图对此解释道:“河图之数……验之于人,耳目象天,手足象地”。河图揭示阴阳之象,如抱一为天下式,遍布万物。是以天地之大,耳目之小,莫不循阴阳之理,各?河图的五行之象河图的五行之象在《黄帝内经》[5]《伤寒杂病论》[5]中均有所体现。《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非徒一阴一阳也”。河图的不同部位指示五行,并明确了其阴阳盛衰的性质,对于五行“象”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黄帝内经》五脏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7]。以河图的五行之象与五脏所属属性以及四季相应,则出现五行五脏时空模式。以五脏而言,脾土居中央,心上肾下,左肝右肺;以四时而言,春夏秋冬分别配属木火金水即“中土立极”“中控四方”的五行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其一“中”与四方不属于同一个层次,中央可以调控四方四时;其二,河图五行的模式思想彰显了五脏的方位与时间关系。由此不难解释《黄帝内经》中称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中“不得独主于时”“常以四时长四脏”则说明四时脏气充足受脾气旺所控,脾气健旺则邪不所干,即所谓《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四季脾旺不受邪”。依据此理论,临床中经常需要顾护脾胃,采取补益脾气的方法增强自身正气。这与《伤寒杂病论》中“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六经传变中传到阳明不复传的思想以及李东垣《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中土”思想相一致。唐容川的《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对于五脏气血运行的描述也与河图五行之象一致。如“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除此之外,张景岳认为人体的寸关尺部位与河图五行之象相应。如“五脏应见之位,如火王于南,故心见左寸。木王于东,故肝见左关。金王于西,故肺见右寸。土王于中而寄位西南,故脾胃见右关。此即河图五行之序也”。3 河图之数与中医学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表达的是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如《吕氏春秋·贵当》曰:“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地之数也”。又如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说:“天地生成,莫不有数”,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与数有一定关系。“数”是“象”的另一种展现,人们在仰观俯察中发现,数与物之间有很多内在联系。《后汉书·历律志》说道:“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基于此,河图中的黑白点不仅代表阴阳之象,也包含着数,而其数的含义对中医理论也有一定的影响。河图中,“阳数为奇,一三五七九是也;阴数偶,二四六八十是也。故生于天者成于地,生于地者成于天,而天地五十五之数所以成变化,行鬼神,昆虫之出入、草木之生死不外乎是”[8]。一代表天、水之生数,二代表地、火之生数,三代表木之生数,四代表金之生数,五代表土之生数,六代表水之成数,七代表火之成数,八代表木之成数,九地表金之成数,十代表土之成数。只要是相同的数,其“象”是相同的,而所代表的物也是具有内部相通性的。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象数与脏腑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五脏各有数,其中肝心脾肺肾各配八、七、五、九、六。而张景岳在《类经图翼》将此论述与河图结合进行了拓展:“北一水,肾藏精,南二火,心藏神,东三木,肝藏魂……木火同气,故神魂藏于东南……金水同原,故精魄藏于西北”。象数不仅与五脏有关联,它与五脏所藏的情志活动也有一定的关联。另外,五运六气学说受到河图之数的影响较大,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也有关于象数的描写:“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由此可见,《黄帝内经》用五行的生成之数与气候联系起来,河图之数也成为预测病症预后的重要指标。如《类经》:“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十八日者为木金成数之余,金胜木而死也。“心至悬绝,九日死”,九日者,为火水生成数之余,水胜火也。以河图计数,诚为得理。4 河图之变化与中医学河图不仅局限于静态,其深层含义包括内部的运动和变化。黄宗羲在《易学象数论》写道:“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由动态角度看待河图,河图“天左旋”“地右旋”形象地描述了一切变化,也因此得以化生卦象,推衍万物。河图洛书之数配合五行,河图顺时针旋转表示的是五行相生的关系,洛书逆时针旋转表示的是五行相克的关系[9]。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首次提出“圆运动”一词,以河图左旋确立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构建人体气化圆运动模型。该模型以“天人合一”为构建原理,以“中气为轴、四维为轮”为模型框架,以“相火升降浮沉周流全身”为运作机制,其体系完整,自成一家,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10]。人体与天地一样,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阴阳升降,交感转化,为生杀之本始;五行生克,子母回环,成变化之堂奥;八卦周流,六爻动静,见万象之更新,人体气机运行亦不出天道藩篱。如黄元御根据河图左旋提出气机升发规律,并在《四圣心源》中归纳出“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一气周流”理论模型,认为“一气周流”学说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可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11]。肝木禀春升发之气,从左生火而上;肺金从秋肃降之性,在右滋水而下,结合中央戊己土斡旋于中,形象地将人体五脏间气机运动的关系体现出来。5 河图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河图除了对医理方面有了拓展和延伸,在临床实践中,河图中的哲学内涵也提供了很好的治疗思路。徐思思等[11]运用河图左旋为五行相生的理论,采用麦粒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以神阙为中心,根据河图五行相生理论以任脉旁开2寸、4寸循经取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曹东义[13]认为,河图以脾为枢纽联系四脏的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相关的整体,以此创建了“内外相关”学说,主要内容为外邪伤内、外病内传,内病外显、内病外诊,内病外治、外治内效等,突出了人是一个内外相关、和谐统一的整体,是整体生成的有机体,与天地、四时阴阳相互感应。蒋莉娅等[14]从人身脏腑经络应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的表里关系,以中医脑病学对应九干督脉的初步研究,九干督脉与一坤任脉表里对应关系,启示新的脑病诊疗思路4个角度出发。综上所述,河图作为易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中医学的理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河图中的象、数、变化所展现出来的规律成为历代医家认识气候、物候、疾病的哲学指导和重要方法。解析河图的哲学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中医思维,理解中医药理论内核一些难解的问题,指导临床实践。参考文献:[1] 王永宽. 论河图洛书的哲学思维[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5):101-107.[2] 邢玉瑞. 医易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3):1-6.[3] 朱伯崑. 易学基础教程[M]. 2版.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76-191.[4] 赖少伟,刘永强. 河图洛书略考[J]. 文史杂志,2017(3):39-43.[5] 孙广仁,高博. 《内经》的河图五行模式及几个相关问题的解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2259-2261.[6] 刘瀚阳,孙广仁,扈培增. 河图五行模式及其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2):159-160.[7] 赵心华,王庆其,李海峰. 河洛理数与《黄帝内经》[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195-197.[8] 宋张栻. 南轩易说[M].杨世文,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2015:5.[9] 冯兴志,杨涛,何新慧. 河图洛书重视“中土”思想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1,31(1):3-5.[10] 刘国华,武青庭,马星雨,等. 浅析古中医学派圆运动思想的沿革[J]. 湖南中医杂志,2018,34(5):149-151.[11] 刘志梅,肖长国. 《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探讨[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6):365-366.[12] 徐思思,朱俐娜,潘文宇. 以河图为原型用麦粒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J]. 中医药导报,2019,25(3):115-117.[13] 张相鹏,王红霞,武宁,等. 基于河图洛书的中医内外相关学说探讨[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4):10-13.[14] 蒋莉娅,赵弘卿,龚镭,等. 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完善中医脑病学理论体系初探[J]. 中医杂志,2014,55(2):118-120.

文章来源:《数理化学习》 网址: http://www.slhxxzz.cn/qikandaodu/2020/0710/361.html



上一篇:葛墨林拓路物理场
下一篇:论“天癸竭”对女子乳腺癌和男子前列腺癌的影

数理化学习投稿 | 数理化学习编辑部| 数理化学习版面费 | 数理化学习论文发表 | 数理化学习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理化学习》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